将传统建造工艺“青砖灰瓦、地仗油饰”与现代建筑产品“中式纹样断桥铝门窗”有机结合;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加宽人行步道;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新的活动空间……9月29日,有着700年历史、被称为“北京最美大街”的阜成门内大街二期改造正式完工,重现往昔芳华。
阜内大街是有着700余年历史的老街,是北京老城“一轴一线”中朝阜大街“一线”的西起点,也是北京老城西部进出城门的交通要道。
早在2015年,阜内大街一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就已启动,阜成门桥至赵登禹路口段680米沿线已于2019年竣工,实现了业态、立面等要素焕新。而2019年底,西起阜内大街赵登禹路口,东至西四东大街西黄城根北街路口,全长1040米的阜内大街二期改造也如期而至。
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重塑面向未来的古韵靓街。
阜内大街改造项目结合一期的项目经验,在启动初期便搭建起“街区联合共治平台”,整体街区整治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区领导挂帅、专班组织、委办局协同、技术团队支撑、全社会参与”的工作组织模式。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实施主体、设计团队高效联动,专家、责师、公众协同参与。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建立城市更新语境下面向更新主体和居民公众的多维度协商参与机制,聆听民意“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切实把群众工作贯穿整治全过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新街口街道副主任张浩表示,阜内大街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北京最美大街”,近年来沿街又形成了白塔寺、历代帝王庙等多个CITY-WALK网红热门打卡地。这次整治提升,让这条大街更加有韵味。改造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实时与居民、商户沟通工程进度与下一步施工安排,协调施工队伍改进工艺,减少扰民,争取大家理解。一年多的改造过程历历在目,我们感谢沿街居民和商户的支持与理解,与我们共同努力,重现了这条最美大街。
北京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指出,项目建设旨在“重塑一条面向未来的古韵靓街”,在尊重街道历史的前提下尊重现状,从建筑立面改造、公共空间提升、市政道路优化、多杆合一四个方面着手,精细化设计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实现街区的整体品质提升,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
建筑沙盘模型公司了解到建筑立面提升共包含135个门牌号,立面总长度约1160米,整体提升面积约5000㎡。建筑立面提升以“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做减法”理念为指导,以“展现历史记忆、融合时代需求”为目标,合理对每个房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升改造。
“立面提升中对37处,共计643.3平方米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并根据总体规划、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建筑风貌、现存质量等因素,将建筑立面分为四种不同的提升类型。”刘维岩说,提升类型包括“保持现状”、“恢复历史”、“局部提升”、“整体提升”,其中局部提升涉及最多,共包含了106个门牌号。
在地质科普广场,原来130平方米的不可进入的林下空间被打开,升级为由塑胶、海绵等材料铺成黄蓝交织、地形起伏、趣味倍增的儿童活动场地。“改造过程中充分征求民意,打通了道路和绿化带之间的‘闭环’,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出了活动空间。”李茹说,公园设计秉承着现状大型乔木保持不动、整体绿化面积不减少、硬质铺装面积不得大于35%的设计原则。而更亮眼的,地质公园石桌上设置了西四牌楼铜制立体沙盘模型,作为了解西四和阜内大街的窗口。沙盘上,四座袖珍“牌楼”矗立,纵横的街道在牌楼间交会,四下的民房、商铺井然有序。据了解,二期工程完工后,公园和沙盘将作为重要文化展示节点,与历代帝王庙、广济寺等文保单位形成联动,塑造区域文化地标与景观核心,吸引公众在慢行的过程中探寻历史。
建筑沙盘模型公司了解到公园在保留原有照明基础上新增不同类型景观照明98个,满足夜间活动照明需求。同时还更新区地面破损铺装约3000平方米,增加2处无障碍通行坡道,补充座椅及垃圾桶,为市民提供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和健身活动场所。改造后绿化面积达到2873㎡,相比原来增加824.5㎡。在保留原有大树、古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乔灌草的种植层次,新栽乔木37株;提升地被花卉约2630平方米,丰富城市林下种植空间。
“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如此形容阜内大街。如今,阜内大街已成为时下年轻人“city walk”最火的一条路线。西起阜成门,东至鲁迅博物馆-妙应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西四新华书店—正阳书局—西什库教堂这条路线已成为人们感受古都风貌、历史文化及品尝北京特色小吃、文艺咖啡等体验人间烟火气的重要路线。